
便携式是“人走到哪测到哪”的个人防护与巡检工具,固定式华体会会员登入是“24小时不眨眼”的现场监控与联动设备。两者不是替代关系,而是互补。
1)核心定位与应用场景
便携式(个人/巡检):进井、进罐、动火、临检、泄漏排查、班前/班中/班后检测;随身佩戴或手持使用。
固定式(在线/点位):生产装置、仓储区、阀组间、氧气房、制冷机房、充氮干燥房、实验室间隙监控;持续看护并能联锁风机/阀门/声光报警。
2)形态与安装
便携式:小巧,夹在胸前或腰间;无需安装,随取随用。
固定式:墙/梁/支架安装或管道取样,按泄漏源和气体比重布点;施工需走线、供电、防爆接地。
3)采样方式
便携式:
扩散式:轻便,适合开放空间与随身佩戴。
泵吸式:自带微型泵,适合有限空间入井前分层预采样,还能远距离(常见3–30 m)抽气。
固定式:
扩散式点位:装在可能聚集/泄漏的“热点”。
管道/泵吸取样:高粉尘、高湿或高温区域,把气体引到分析箱再测。
4)供电与续航
便携式:电池供电,单次续航一般10–24小时不等,适合轮班;低温环境续航会缩短。
固定式:AC/DC供电,连续7×24运行;关键点位可配UPS。
5)报警与联动
便携式:蜂鸣+高亮灯+震动三重报警;主要提醒佩戴者撤离/处置,通常不直接联锁设备。
固定式:本地声光+控制室信号;标配继电器、4–20 mA、RS485/Modbus、以太网,可联动风机、切阀、停机、门禁等。
6)传感器与量程
便携式:以电化学(有毒/氧气)、催化/NDIR(可燃)、PID(VOC)为主,量程多聚焦在个保与安监区间(ppm/%LEL/%VOL)。
固定式:覆盖更广:电化学/NDIR/PID/MOS/氧化锆/顺磁等;可做微量到高浓(ppm→%VOL)及高温/高湿场景。
7)精度、响应与稳定性
便携式:强调响应速度与携带性(常见T90 10–30 s),漂移稍大,需更频繁校准/撞击测试。
固定式:安装环境稳定、供电恒定,长周期零点/跨度更稳;可加采样调理(过滤、干燥、恒温),适合趋势与联锁控制。
8)防爆与防护
便携式:多为本质安全型(Ex ia),抗跌落、抗水尘(常见IP54–IP67)。
固定式:可选隔爆(Ex d)/本安/本安+安全栅等多方案,IP65–IP68可选,耐晒雨风与腐蚀环境。
9)标定与维护
便携式:建议1–3个月做撞击测试(bump test),定期标定;传感器寿命一般1–3年。
固定式:按SOP定期标定(多为季度/半年),可配自动标定/远程诊断与取样过滤耗材更换计划。
10)数据与合规
便携式:本机或坞站记录巡检与报警日志,便于个人防护合规与事故追溯。
固定式:接入DCS/SCADA/报警控制器/安全平台,满足连续监测记录、联锁审核与合规存档。
11)成本与投入
便携式:单价低、即买即用,长期成本在标气/传感器/电池/泵膜等耗材与人工校准。
固定式:前期布点设计+施工+控制系统投入高,但可降低漏报风险与人为依赖;关键装置属于刚需投资。
12)选用建议
人员经常进出的受限空间/巡检/抢修 → 先配便携式多合一(O₂+LEL+CO/H₂S等),泵吸优先。
装置区、阀组、管廊、机房需要持续告警/联锁 → 上固定式在线,重点部位管道取样或加双原理冗余。
富氮/低氧环境测可燃 → 固定式与便携式都优先NDIR(避免催化在低氧失效)。
高温烟气控氧 → 固定式氧化锆;个保只用电化学O₂作人员安全指示。
VOC痕量泄漏 → 便携PID排查 + 固定PID/红外趋势监测。
13)两者怎样配合更安全?
“进前看(便携)—进中看(便携)—平时看(固定)—超限联动(固定)”
事故调查与预防复盘:固定式给趋势与联动记录,便携式给个体暴露与到场证据。
14)常见误区
只装了固定式就不带便携 → 进入受限空间仍必须随身佩戴。
仅靠便携巡检替代在线 → 持续泄漏/夜间无人时容易漏报。
低氧场景用催化测可燃 → 失效风险高,应用NDIR。
安装随意、布点不按比重与风向 → 读数失真、误报漏报。
小结
便携式 = 个人安全与临检利器;
固定式 = 连续监控与联锁根基。
按“气体类型 × 浓度范围 × 工况(温/湿/粉尘/氧含量) × 是否需要联动”选型,再用便携+固定双保险,安全与合规都更稳。